公司辞(逼)退你的3个信号
更新时间: 点击:790 所属栏目:行业新闻 Update Time: Hits:790 Belong Column:疫情之后,现在大环境基本都不稳定,公司盈利出现负增长,现金流短缺,缩短工时,变相降薪,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公司都在上演。
这种时候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犹豫,是要辞职呢?还是等着公司辞退自己呢?
但说实话,对于小公司而言,很大概率会出现的是:通过停薪留职、把员工调岗、故意刁难等形式来倒逼员工辞职的,毕竟公司裁员,是要支付赔偿金的。
只有少部分有格局的公司,像蘑菇街等,愿意好聚好散。
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朋友而言,与其担惊受怕公司会不会辞退自己,不如先做两手准备,看清公司打算要辞(逼)退自己时,都有哪些前兆?避免自己在事情来临的时候措手不及。

前兆1
行业出现大波动,市场需求萎缩
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受到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影响,这种影响通常意味着整个行业的供需变化。
为了在变动中生存下去,企业通常会通过缩减开支的方式节约成本,其中辞(逼)退员工就是主要方式之一。
此外,各种突发状况和第三方因素的改变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。
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重创了服务业和旅游业,爱彼迎作为知名的民宿短租预定平台也难以幸免。
爱彼迎公司的负责人表示,预计公司2020年的营收将减少至少50%以上。
五月初,爱彼迎公司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的一份备忘录显示,该公司将裁掉25%的员工,约1900人将会失去工作岗位。
当然,并非所有行业变动都需要自乱阵脚。首先需要判断,波动是短期内的正常现象,还是整个行业的持续走低?
如果没有伤到根基,那就与公司做好准备,接受待遇可能不如往前,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,争取早日度过难关。
但如果这次波动喻示着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不乐观,那职场人也可以借此机会,分析市场风向,完成职业转型。
前兆2
企业业务大幅缩减,招聘要求提高
像这次疫情冲击之下,业务大幅缩减,也很可能通过辞(逼)退员工来挽回损失,稳定发展情况。
业务缩减往往最先反映在销售行业,其次是生产链的萎缩,整个企业呈现“闲下来”的状态。
所以当你同公司的销售朋友老是在唉声叹气,焦虑的时候,你也应该有所警惕。
企业的业务缩减不仅体现在供需变化上,也会体现在企业内部的人事变动中。比如部门的分解与整合,或者相关负责人的大换血。
职场朋友应该学会思考其中的内在原因,比如部门整合的依据和目的,是按照业务前景划分还是直接跟利润挂钩?
是重点培养还是逐渐边缘化?如果业务水平比较低的员工被单独分组,那这部分人是很可能被考核优化掉的。
这样,整个企业的人员流动就会呈现“只出不进”的状态,这种情况就要在脑子里拉响警报了。

前兆3
薪资结构突然调整,考核标准变更
多数职场人对于公司要辞(逼)退自己的感知,都源于直观的薪资调整,比如企业突然大幅地调整薪资结构,这很可能说明企业遇到了经营困难,正在想方设法地压缩成本。
而一些企业采用的“变更绩效考核标准”的方式,才是真正让职场人头疼的。考核标准的细化和考核周期的缩短,都会让准备不充分的职场人措手不及,往往是最后才发现绩效考核不理想,工资被变相降低了。
所谓薪资结构的调整只是一个宏观的概念,它不单指企业对员工的降薪,也会体现在企业的诸多处事细节中。
比如员工发现平常绝对管够的办公用品突然停止供应,或者财务报销突然变得异常困难时,这都可能是企业经营状况低迷,正在缩减成本的体现,那下一步很可能就是裁员了。
当然,薪资待遇的突然调整也不绝对是裁员的前兆。一些企业为了优化内部薪资结构,平时调薪的阻力太大,就会趁行业内出现小波动时调整薪资,这也是常有发生的。
职场朋友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原因,免得听风就是雨,被现象误导了判断。